【急诊科-曾育辉】“囫囵吞枣”有风险 但不必杞人忧天
2018/6/26
供稿/来源:    初审/编辑:    审核:     审核发布:
  最近,一颗小小的枣核似乎成了热点。先有某位北京医生误吞了一粒枣核,提心吊胆一夜后,直到亲眼见到在消化道内“一日游”的枣核排出体外才放下心来,他把自己担惊受怕的全过程写成文章,在网上被大量转载。而在端午节期间,媒体又报道了数起由误吞枣核引起的食道异物患者。一时间,“囫囵吞枣”话题引起了社会关注。

  事实上,枣核由于两头尖硬,误吞后的确有可能会损伤食道和肠壁,专家提醒大家要“小心枣”,若不慎误吞,最好及时就医检查。

  指导专家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 曾育辉

  记 者 黄旭君

  通讯员 余子媛

  枣核两头尖硬或损伤食道

  北京一位医生因写了“误吞枣核之后”的心路历程在朋友圈被广泛转载。在吞下一个尖硬枣核之后,这位医生也经历了和普通人一样的焦虑和惶恐。虽说枣核最终还是顺利地排出了体外,但枣核究竟为什么会让这位医生这么担心?

  “因为枣核两端较尖,一旦卡入食管有可能会造成危险。”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曾育辉指出,误吞枣核有可能引起明显的吞咽疼痛及吞咽困难;一旦继发感染,疼痛及吞咽困难往往加重,甚至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

  当然,也有人误吞了枣核之后却没有明显的异物感,这并不代表着咽下去就没事了,因为枣核嵌顿和损伤消化道的几率比误吞鱼刺更高。

  曾育辉表示,如果枣核长度较小,长度在1~2厘米左右时,的确能顺利通过食管。这是因为健康人群的肠管不仅具有很好的弹性,也有着强大的蠕动功能。但是,由于枣核两端尖硬,因此不能忽视其会扎到肠壁,造成损伤或嵌顿的风险。倘若误吞枣核的人本身存在肠管病变,如肿瘤等会形成肠管局部狭窄的,就有可能让枣核无法在这段肠管通过,形成肠梗阻或者穿孔。

  误吞异物切勿用土方解决

  食道入口处因为距离咽喉最近,也是异物最容易出现的位置。一旦食物的入口堵塞了,患者会吃不下饭,喝不下水。如果能够在一天之内到医院就诊,通常不会出现食道穿孔的情况。曾育辉提醒,误吞异物切不可用“土方法”自行解决,一旦处理不当,异物可能会越卡越深,尖锐处卡到咽喉食管,包括靠近大动脉的位置,有可能引起大出血。

  曾育辉提醒,在误吞异物后,切忌再吞服饭团、馒头、韭菜等食物,以免加重损伤。同时也切忌刺激咽喉部位或使用药物强行催吐,企图将误入的异物吐出,以免反将异物误吸入气管更加危险。一旦呕血、腹痛、发烧或排黑色稀便,说明有严重的消化道损伤发生。

  一般说来,除了特别大或尖锐的异物外,大多数误吞物都可与食下的食品混杂在一起,最后从大便排出体外。为了明确异物是否排出体外或依然停留在体内,可以下两个方法判断:一是进行X光检查,继续追踪观察;二是在误服异物后48~72小时内收集所排出的粪便进行检查,看异物是否排出了,一直找到异物为止。

版权所有 ©2005-2021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备案编号: 粤ICP备140663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