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1银!广药大临医学子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总决赛中再创佳绩
2024/8/27
供稿/来源:    初审/编辑:    审核:     审核发布:

8月22日至25日,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高等学校基础医学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工作组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总决赛在中山大学南校园举行。来自21个国家、204所高校的876支队伍、3216名师生、258位嘉宾与评审专家出席总决赛,赛事规模及参赛人数均为历史之最。历经校内初赛选拔、中南赛区复赛评比,广东药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入决赛的2支代表队经过激烈角逐,获得金奖1项、银奖1项,再创历史佳绩。


我院代表学校首获全国总决赛金奖

图片

我院学生在大赛现场

在全国总决赛中,我院本科生杨创赞团队在班俊峰、庄文斌老师的指导下,以参赛项目《“锁-匙”型纳米粒延长软骨滞留增强药物递送机制研究》作大赛报告,表现突出,获全国总决赛金奖。

图片

杨创赞团队在总决赛中汇报及答辩

图片

杨创赞团队登上最高领奖台

我院本科生温宇铭团队,在章倩倩老师的指导下,以参赛项目《二棕榈酰磷脂酸对恶性黑色素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作大赛报告,获全国总决赛银奖。

图片

温宇铭团队在总决赛现场

赛后,院长许典双第一时间对获奖师生团队表示充分肯定和热烈祝贺。他强调,要以大赛为契机,及时总结备赛及竞赛经验,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继续完善搭建基础-临床研究反哺教学路径,不断深化医教融合,积极促进多学科交叉的临床教学与科研活动,进一步提升我院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为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我院领导班子对本次竞赛备赛组织尤为重视。副院长曾智桓多次亲临备赛现场,为参赛学生提供悉心指导,鼓励他们团结协作,全力以赴,在比赛中展现出最佳状态。我院教学部针对不同赛道的比赛特点,自4月起多次邀请专家团队对参赛作品进行打磨,为本次决赛取得历史佳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图片

我院组织了多次模拟答辩

近年来,我院持续推行早科研早临床的教学模式,通过科研项目进课堂、科研成果入教材以及鼓励学生主导各类科研项目等多种途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促进了学生科研思维的塑造与科研能力的成长。这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我院“重人文、强实践、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项目介绍

“锁匙”型纳米粒延长软骨滞留增强药物递送机制研究

团队成员:杨创赞 许培浩 牟秋颖 邹越 林鸣谦

项目介绍:受软骨细胞-基质相互作用启发,团队将能在软骨细胞黏附受体的天然细胞外基质成分(HA)修饰在载药纳米颗粒表面(锁部分),构建与软骨细胞黏附分子(CD44)特异性结合(匙部分)的纳米药物库(HA-NLCs),并以微针为载体,通过关节腔无痛贴片(Cxb-HA-NPs-MN)的方式将药物递送至软骨附近,实现药物的高效内化和精准释放,为骨关节炎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图片


二棕榈酰磷脂酸对恶性黑色素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团队成员:温宇铭 阮华耀 潘悦燊 梁文健 杨子蔚

项目介绍:恶性黑色素瘤(MM)是致死率最高的皮肤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肿瘤血管密度与恶性黑色素瘤病理进程密切相关,因此靶向血管新生可能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二棕榈酰磷脂酸(DPPA)是甘油磷脂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作为第二信使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团队初步发现,DPPA可以抑制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的生长和转移,并且其抑制作用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细胞IFN-γ-CXCL9/10/11-CXCR3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这项研究将为恶性黑色素瘤临床靶向治疗提供实验基础和科学依据。

图片

版权所有 ©2005-2021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备案编号: 粤ICP备14066318号 |